一、蜀汉人物
诸葛亮 - 卧龙(寓意隐居待发)
- 诸葛村夫(曹操戏称)
- 美髯公(关羽称其外貌)
庞统
- 凤雏(喻指未展翅的凤凰)
- 智绝(与诸葛亮并称)
关羽
- 武圣(后世尊称)
- 小霸王(孙策称其年少英勇)
- 义薄云天(民间评价)
张飞
- 万人敌(形容勇猛)
- 环眼贼(吕布称其外貌)
- 豹头燕颔(典型外貌特征)
赵云
- 常胜将军(因屡战屡胜得名)
- 子龙(民间昵称)
马超
- 神威天将军(体现战力)
- 锦马超(因骑乘锦马著称)
二、曹魏人物
曹操
- 奸雄(《三国演义》核心评价)
- 曹贼(民间蔑称)
- 家天下奠基者(历史评价)
郭嘉
- 鬼才(形容智谋超群)
- 神机妙算(战略评价)
司马懿
- 家虎(与“卧龙”“凤雏”并列)
- 冷面狐狸(隐忍形象)
许褚
- 虎痴(以力服人)
- 战神(民间传说)
典韦
- 恶来(凶猛形象)
- 兵神(战斗力象征)
三、东吴人物
孙策
- 小霸王(年少称王)
- 英雄盖世(民间赞誉)
孙权
- 碧眼小儿(外貌特征)
- 常胜将军(实际成就)
周瑜
- 周郎(尊称)
- 金疮迸裂(赤壁之战典故)
吕蒙
- 孙权卧龙(《三国演义》后期评价)
- 蛮夷之王(夷陵之战后)
四、其他人物
袁术: 路中悍鬼、冢中枯骨(负面绰号,反映其荒废朝政) 公孙瓒
吕布:三姓家奴、环眼贼(核心负面绰号)
五、总结
这些外号多源于《三国演义》的文学加工,既有对人物特征的形象描述(如“凤雏”“卧龙”),也包含民间传说和作者主观评价(如“奸雄”“小霸王”)。部分绰号如“三姓家奴”成为后世对吕布背叛行为的经典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