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谭嗣同的有感赏析?

59

《有感》这首诗是谭嗣同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面对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所写,表达了他对国家危亡的深深忧虑和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愤慨。

首句“ 世间无物抵春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惆怅,将无尽的哀愁之情比喻为春天里无法抵挡的洪水般蔓延开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紧接着,诗人提出“ 合向苍冥一哭休”,表达了希望借助天地之力化解悲苦的心绪。在第三句中,诗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 四万万人齐下泪”,意味着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在为家园的苦难而流泪。最后一句“ 天涯何处是神州?”表达了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也是对祖国命运的深深担忧。

这首诗以反诘收束,更增添了悲痛感慨的力量,这是此诗写作上的特色。谭嗣同的诗不仅意境深远,更蕴含丰富的哲理,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宇宙、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在时代背景上,谭嗣同生活在清朝末年,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他亲身经历了封建社会的衰落,目睹了国家的危难,这样的时代背景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他的诗歌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家国情怀的深深关切。

总的来说,谭嗣同的《有感》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感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春天消逝的忧愁和国土被侵的悲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谭嗣同个人的情感,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