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经典
白居易《负冬日》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以细腻笔触描绘冬日暖阳洒在屋内的温馨场景,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郑板桥《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结合雪后初晴的寒意与阳光的清冷,营造孤寂而高远的意境。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通过“淡光”“和气”等词,表现冬日阳光驱散严寒的温暖力量。
二、宋代佳作
晁公溯《隆州道中》
“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草黄迷犊卧,水白见鸥飞。”
以动态画面展现冬日阳光下的自然生态,意境开阔。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通过“返景”(夕阳余晖)的描写,暗示冬日阳光的幽微与神秘。
三、其他相关作品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虽为边塞风光,但“落日圆”隐含冬日苍茫的意境。 刘禹锡《秋词》
以乐观态度对比秋冬,可引申为冬日阳光带来的希望感。
注:部分作品虽未直接描写冬日,但通过“初日”“落日”等意象,可间接关联冬日时光,如王维《鹿柴》的“返景入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