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里面有谐音的古诗?

59

一、经典谐音诗例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

刘禹锡原诗: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谐音版本: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谐音字:晴(情)。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原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谐音版本: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谐音字:丝(思)。

《送别·杨柳东风树》

王之涣原诗: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谐音版本: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谐音字:晴(情)。

《劳劳亭歌》

李白原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谐音版本:天下伤心处,老老送别亭。 谐音字:柳(留)。

《南浦别》

白居易原诗: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谐音版本:南浦愁,西风袅袅秋。 谐音字:浦(铺)。

二、谐音诗的趣味性

谐音诗通过字面与谐音的双关,产生幽默或深邃的表意效果。例如: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原诗“日暮征帆何处泊”,谐音版本“日暮争帆何处泊”,将“征帆”改为“争帆”,意境突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原诗“猿啼客散暮江头”,谐音版本“猿啼枯散暮江头”,“客散”改为“枯散”,增添荒凉感。

三、谐音诗的文学价值

谐音诗不仅是文字游戏,也是诗人表达情感的独特手段。如李商隐《无题》通过“丝”与“思”的谐音,隐喻思念之深;王之涣《送别》以“柳”谐音“留”,寄托离别挽留之情。

以上谐音诗例均出自权威古诗集,兼具文学性和趣味性,可作为语言文化研究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