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人亡”和“哀鸿遍野”都是汉语成语,它们分别描述了不同的悲惨场景。
家破人亡
意思: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出处:该成语出自宋朝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用法:联合式,一般用作谓语、补语、分句,形容家庭遭到不幸而破灭。
哀鸿遍野
意思:哀鸣的鸿雁到处都是,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出处:该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鸿雁》中的一句:“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建议
家破人亡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家庭因某种原因(如战争、灾难等)而彻底破碎,亲人丧生的悲惨情景。
哀鸿遍野则更侧重于描述在灾难或战乱中,大量灾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广泛景象。
这两个成语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常用于形容严重的灾难或不幸事件,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