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思念和吉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关于合欢花的诗词: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清代 纳兰性德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宋代 欧阳修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
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缺题》- 明代 王野
春色不知人独自,庭前开遍合欢花。
《合欢词》- 清代 屈大均
郎种合欢花,侬种合欢菜。
《双鲤堂歌为唐侍仪赋》- 明代 刘基
合欢花开庭草芳,忘忧花开池水光。
《定情曲·其十二》- 清代 屈大均
左种合欢花,右种相怜草。
《闺妇》- 唐代 白居易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唐代 温庭筠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相和歌辞·婕妤怨》- 唐代 刘方平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鹊桥仙·飞云多态》- 宋代 向子諲
飞云多态,凉飕微度,都到酒边歌处。
冰肌玉骨照人寒,更做弄、一帘风雨。
同盘风味,合欢情思,不管星娥猜妒。
《题合欢》- 唐代 李颀
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
蝶绕西枝露,风披东干阴。
黄衫漂细蕊,时拂女郎砧。
《念奴娇·合欢花》- 不详
三春过了,看庭西两树,参差花影。
妙手仙姝织锦绣,细品恍惚如梦。
脉脉抽丹,纤纤铺翠,风韵由天定。
最爱朵朵团团,叶间枝上,曳曳因风动。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合欢花的美丽,还寄托了诗人们对爱情、思念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合欢花因其独特的形态和香气,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象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