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这个成语出自 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的《征调曲》,原文是:“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这句话的意思是,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来源。后来,人们将其简化为“饮水思源”,用以表达不忘本、感恩图报的意思。
具体故事背景如下:
出使西魏:
庾信在公元544年被梁元帝派往西魏出使。然而,在他出使期间,梁朝被西魏灭亡,庾信也被扣留在长安西魏都城。
思乡之情:
虽然北朝封庾信为大将军,但他非常思念故土和家乡,无法回到南方。他在长安居住了近30年,期间常常表达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征调曲》:
庾信在《征调曲》中写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意思是说人们在喝水的时候要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不忘本。
成语演变:
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饮水思源”这个成语,用以提醒人们在幸福或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来源。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庾信个人的思乡之情,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不忘本”的重要价值观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