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关于和合的古语?

59

关于“和合”的古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和合”就是“和睦同心,持盈保泰”的意思

“和合”语出《易经》“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也”,保合太和即为“和合”

“和合”据《周语》记载:

“相应声曰和”。

“和合万年,指世世代代人事和睦”

“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

《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国语·郑语》称: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

“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管子集校》第八)。

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

《易传》提出十分重要的太和观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 (《周易集解》卷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是主婚姻之神,象征家人之和合。

“百年好合”、“天作之合”:

这些美好祝愿都来自于“和合”。

这些古语都体现了“和合”文化的精神,即强调和谐、和睦、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