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月十五月亮大还是十六大”的问题,综合权威天文观测和科学解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科学原理分析
月球轨道特性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存在近地点和远地点。当月亮处于近地点时(距离地球更近),其视直径会略大于远地点时的月亮。
望月时间差异
由于月球公转速度不均匀,每次到达“望”(满月)的时间会有12-13小时的偏差。2024年中秋节的望日(农历八月十五)出现在9月9日9时38分,而满月实际发生在当晚23时41分(广州地区)。此时月亮距离地球391,578公里,比平均距离384,400公里远了7,178公里,但视觉上更圆更亮。
大气折射影响
月亮高度角越大,穿过大气层的光线越少,地表观测到的月亮更清晰明亮。2024年中秋月地平高度角达74度,为21世纪以来最高,进一步增强了视觉上的圆满感。
二、观测结果对比
2024年中秋: 十五(8月15日)月亮未到近地点,视直径略小于理论最大值; 十六(8月16日)月亮在近地点且接近满月时刻,视直径更接近理论最大值,且亮度更高。 其他年份规律
多数年份中秋月最圆时刻出现在农历八月十六或十七日凌晨,但2006年后连续5年(包括2020年)最圆月出现在十六。
三、总结
综合来看, 2024年八月十六的月亮比十五更圆更大更亮,这主要归因于月亮在近地点且接近满月时刻的观测条件。而“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俗语,反映了月相变化中满月出现时间的微小偏差,并非绝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