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中描述人人都关爱他人并且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为,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见第2、4、5页)
解析:
核心思想 这句话体现了“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状态,强调人们超越狭隘的亲情,普遍关爱他人。传统家庭伦理观念被扩展到社会整体,形成“公私兼顾”的道德体系。
具体表现
老有所终: 老年人得到妥善赡养,晚年生活有保障; 壮有所为
幼有所长:儿童得到教育培养,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特殊群体保障:鳏寡孤独废疾者等弱势群体也得到关爱与扶持。
社会效应
通过这种互助机制,社会形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公德氛围,最终实现“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大同社会。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