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月十五(元宵节)
赏花灯:
挂灯笼、猜灯谜,象征团圆与光明。
吃元宵/汤圆:
北方吃元宵(寓意“团圆”),南方吃汤圆(象征“圆满”)。
舞狮/游神:
部分地区举行舞狮表演,祈求驱邪避灾。
放鞭炮:
传统习俗,现多改为电子鞭炮以环保。
二、正月十六至正月廿九
猜灯谜:
与赏花灯结合,增加节日趣味性。
吃元宵/汤圆:
延续节日饮食习俗。
祭灶神:
正月初二迎灶神,正月廿九或三十送灶神回天庭。
送穷:
正月廿六或廿九打扫卫生,送走穷鬼迎接财富。
三、正月三十(除夕)
守岁:
全家团聚熬夜迎接新年,象征驱邪避灾。
吃年夜饭:
团圆餐,北方吃饺子(寓意“计”),南方吃馄饨(象征“元宝”)。
贴春联/门神:
除夕夜贴春联、门神,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放鞭炮:
传统习俗,现多配合烟花表演。
四、正月初一(元日)
拜年贺岁: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发压岁钱,寓意驱邪祈福。
吃素:
部分家庭选择吃斋,象征清净。
禁止动土:
初一至初三不扫地、不倒垃圾,以免惊扰“老鼠嫁女儿”。
五、正月二(回娘家)
嫁女回娘家:
初二女儿带丈夫回娘家拜年,娘家准备丰盛饭菜。
吃饺子:
北方习俗,象征“财源广进”。
六、正月三(赤狗日/谷日)
避免冲突:
传说易与人争执,建议待家休息。
祭谷神:
部分地区祈求丰收,禁食米饭。
七、正月四(迎灶神)
供奉灶神:
燃放鞭炮、摆供品迎接灶神回位,祈求家庭平安。
八、正月十(开灯)
南方习俗:
部分地方设灯宴,庆祝节日。
九、正月十一(子婿日)
岳父宴请:
女婿回娘家时,岳父设宴款待,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正月十二(灯会)
搭灯棚、猜灯谜:
准备元宵节活动,选购灯笼、标炮。
十一、正月十三至十四(舞狮/游神)
灯头生日:
民间认为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需在厨灶点灯祈福。
十二、正月十五后
元宵节:
正月十五后进入元宵节庆祝,活动持续至正月廿九。
以上习俗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