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和氏璧被秦昭襄王以十五城池交换。赵王担心秦国不守信用,蔺相如主动请缨出使秦国。
蔺相如献璧后,秦王仅谈玉不提城池,蔺相如识破骗局,假称璧有瑕疵,要求秦王指给众人看。秦王无奈,只得答应斋戒五日。蔺相如暗中安排人手,连夜从小路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日,蔺相如以赵国利益为重,再次表明立场:“秦国自穆公以来无信君,我怕负赵王,故奉璧归赵。”秦王虽怒,但知理亏,只能接受。
此事件后,赵国与秦国保持和平,蔺相如因智勇双全被赵王重用。成语“完璧归赵”即源于此,比喻将物品完好归还原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