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气势雄伟、盛大,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或历史事件。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气势:指人或事物表现出的力量、态势或威严感;
磅礴:本义为“广大无边的样子”,引申为气势宏大、无边无际。
合起来,“气势磅礴”即形容事物具有的雄伟、宏大的力量感和视觉冲击力,多用于自然景观(如山河、大海)或重大历史事件。
二、出处与用法
文学作品 最著名的出处是秦牧的《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该句通过“气势磅礴”展现了历史事件的宏大意义。
语法功能
- 主谓式: 如“山河气势磅礴”; - 定语
- 谓语:如“革命历程气势磅礴”。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 反义词:有气无力、萎靡不振。
三、典型例句
自然景观:
“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连绵,真可谓气势磅礴。”
历史事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磅礴气势渡过长江,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抽象场景:
“他的演讲充满激情,气势磅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四、相关辨析
该成语多用于褒义语境,强调积极、正面的宏大感。若用于贬义场景(如“气势磅礴的暴行”),则可能产生讽刺意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综上,“气势磅礴”通过“气势”与“磅礴”两字的结合,精准表达了宏大、雄伟的视觉与精神震撼,是汉语中表达史诗感与力量美的经典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