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厢记中的典故?

59

《西厢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了丰富的典故和文学意象。以下是其中较为著名的典故及出处:

一、核心爱情典故

普救寺相遇

书生张生赴京赶考途经普救寺,与相国小姐崔莺莺相遇并一见钟情。为追求她,张生暂住西厢房,两人通过隔墙吟诗(如“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与“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建立情感联结。

孙飞虎围寺

孙飞虎率兵围攻普救寺,欲强娶莺莺。崔夫人无奈以退兵为条件,张生请白马将军杜确解围成功,但崔夫人反悔,只许两人以兄妹相称。

红娘促婚

红娘为张生与莺莺安排幽会,并设计“月下弹琴”等情节,助两人突破封建礼教束缚。后经莺莺暗示,张生考中状元后,两人终成眷属。

二、文学意象与成语

“金玉良言”

莺莺称张生为“金玉良言”,指其话语如珍宝般珍贵,后成为形容至美誓言的成语。

“并头莲”与“连理木”

元稹《莺莺传》中“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为后世爱情诗词常用意象,象征恩爱夫妻。

“绵里针”

张生称莺莺为“绵里针”,比喻其温柔体贴的性格,后成为形容女性柔情的成语。

三、其他相关典故

“月下弹琴”

莺莺为救张生,夜夜弹琴,张生闻琴倾心,成为表现爱情忠贞的经典情节。

“崔家三世姻缘”

崔家曾三代为官,但均无子嗣,张生考中后成为唯一希望,体现对功名的传统价值观。

四、文化影响

《西厢记》通过崔张爱情故事,批判封建礼教,展现人性自由。其语言艺术和叙事结构对后世戏曲、诗词影响深远,如“花间美人”之称誉其唯美风格。

以上典故均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其创作背景融合了唐代《莺莺传》传奇,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