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乌江吟》的原文及赏析,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原文内容
《乌江吟》是李白在流放夜郎期间,其妻宗氏、宗璟于浔阳(今江西九江)为他送行时所作。全诗如下:
原文
夜半扁舟出洞庭,客帆初挂早潮平。社风才起海鹰至,岚雾未收江鹄鸣。吴岫乱云擎古塔,楚皋寒叶拥荒城。垂虹桥外天连水,无限别离生杜蘅。
二、逐句赏析
“夜半扁舟出洞庭,客帆初挂早潮平。” 以夜半扁舟启航、晨雾中客帆挂起的意象,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此句既写景又隐含离情,为全诗奠定基调。
“社风才起海鹰至,岚雾未收江鹄鸣。”
“社风才起”暗示时局动荡,“海鹰至”象征凶险来临,“江鹄鸣”以候鸟迁徙暗示人生无常,进一步渲染悲壮感。
“吴岫乱云擎古塔,楚皋寒叶拥荒城。”
通过“乱云”“寒叶”“荒城”等意象,展现楚地秋意萧瑟,烘托诗人被流放的悲愤与前途未卜的无奈。
“垂虹桥外天连水,无限别离生杜蘅。”
结尾以“天连水”的辽阔景象反衬“无限别离”的悲痛,“杜蘅”(一种香草)的意象增添哀婉情调,成为全诗情感的升华。
三、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被流放夜郎期间,其妻宗氏、宗璟在浔阳为他送行。李白以景写情,借乌江、猿声、秋色等意象,表达对人生无常、仕途坎坷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亲情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四、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诗中自然景观与主观情感交织,如“猿声”既是环境描写,也隐喻悲怆心境。 用典与象征
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如“垂虹桥外天连水”以小见大,意境深远。
五、历史地位
《乌江吟》是李白晚期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人类普遍情感的艺术追求,与杜甫的沉郁顿挫并称“大李杜”,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