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是一个汉语成语,完整写法为 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指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方法或风格。该成语出自清代叶燮的《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补充说明:
近义词: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标新立异;
反义词:
如出一辙、鹦鹉学舌、步人后尘;
用法:
多作谓语,含褒义,常用于形容在学术、艺术或工作中创新思维。
示例:
雍小源在研究《红楼梦》时独辟蹊径,从红学角度提出新理论;
科学家通过创新实验方法,独辟蹊径攻克技术难题。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