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核心思想:仁、礼、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关系的平衡。
二、《道德经》
作者:老子
核心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与内在德性。
三、《周易》
作者:相传为周文王,后经孔子等解读
核心思想:阴阳五行、变化之道,包含占卜、哲学、伦理等多重体系。
四、《中庸》
作者:子思
核心思想:中庸之道,主张在矛盾中寻求平衡,体现儒家伦理的最高境界。
五、《大学》
作者:曾参
核心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六、《尚书》
作者:上古史官
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记录古代政治文献与道德规范。
七、《孙子兵法》
作者:孙武
核心思想:兵者诡道,胜在谋略,包含战略、战术与哲学思考。
八、《庄子》
作者:庄周
核心思想:逍遥游、齐物论,倡导超越世俗、回归自然的哲学观。
九、《荀子》
作者:荀况
核心思想:性恶论、礼制的重要性,强调后天教化与礼法约束。
十、《传习录》
作者:王阳明
核心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代表明代心学巅峰。
补充说明:
《易传》:
虽未单独列为十大著作,但作为《周易》的组成部分,包含卦辞、爻辞的解释,对后世影响深远。
《金刚经》与《心经》:
属佛教经典,但常被纳入中国哲学经典体系,分别阐述空性与般若智慧。
《楞严经》:
佛教重要经典,强调觉悟本心与修行方法。
以上著作覆盖儒家、道家、兵家等主要思想流派,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多元性与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