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清高"是一个汉语成语,指 自认为清白高洁,看不起他人,常带有贬义色彩。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词义 - "自命":
自以为、自以自为
- "清高":清白高洁,常与世俗对立
整体指个体过度自负地认为自身品德高尚,轻视他人。
贬义倾向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脱离实际、孤芳自赏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行为,强调其自我中心且缺乏谦逊。
二、出处与用法
出处:
最早见于清代吴趼人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结构:主谓式,可作谓语或宾语(如“他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近义词:洁身自好、孤芳自赏、自命不凡。
反义词:同流合污、好大喜功、沽名钓誉。
三、典型例句
贬义语境
“他自命清高,从不与贩夫走卒交往。”(强调其孤僻与自负)
中性/褒义语境
“她性格内向,自命清高,专注于艺术创作。”(侧重专注与独立)
四、相关辨析
部分资料提到“清高”本义为“清白高洁”,但“自命清高”整体已演变为贬义,强调主观的自我膨胀而非客观的高洁品质。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感情色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