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家 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1972年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简而言之,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进而影响公众的认知和讨论。
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
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关系:
媒介通过选择报道的议题和强调程度,能够影响公众关注的重点和讨论的热点。
环境再构成:
传播媒介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环境的再构成者,它们通过有选择地报道事件和议题,对现实世界进行“二次加工”。
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议程设置理论关注的是媒介对公众认知层面的长期和综合影响,而非短期的、个别的报道效果。
该理论最早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1972年的论文中正式提出。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对传播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理解议程设置理论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媒介对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影响机制,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和公关活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