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人物描写片段及赏析如下:
一、王冕
形象特征
身贫寒、勤学苦练,自幼辍学放牛却自学成画,尤其擅长画荷花。性格孤傲,蔑视权贵,不愿为官,甚至知县征聘也逃之夭夭。
相关情节
东家给点心钱他都攒着买书,靠卖画补贴家用,孝敬母亲。知县征聘时,他连夜逃至会稽山隐居。
二、严监生
形象特征
极度吝啬,临终前因灯盏里两茎灯草而不肯断气,被赵氏挑掉一茎后去世。
相关情节
临终前家人误以为他牵挂两笔银子或两位舅爷,他始终指着灯草,直到赵氏悟出他的心思。
三、匡超人
形象特征
原本善良,但因受八股文毒害及交恶友,逐渐堕落为混官场人物,最终被牛布衣鄙视。
相关情节
背弃“超人”遗训,混入官场,利用权术攀附,最终失去人性。
四、沈琼枝
形象特征
勇敢聪慧,被宋盐商骗为妾后,凭借才情脱困,最终与宋家解除婚约。
相关情节
凭借诗词出售讨回清白,展现女性独立人格,与传统“弱女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五、周进
形象特征
对仕途痴迷,虽屡试不第却始终不放弃,具有执拗性格。
相关情节
听闻范进中举后欢喜疯癫,甚至因过度兴奋而发疯,体现其对功名的病态追求。
六、范进
形象特征
中举前穷困潦倒,中举后喜极而疯,典型“科举毒害”受害者。
相关情节
闻知中举消息时,竟在街上狂奔,摔伤他人,反映封建科举对人性异化的冲击。
七、秦中书
形象特征
贪婪荒淫,为银两不惜命丧,体现封建官僚腐败。
相关情节
管家送信时发现信中无银两,反复猜疑,最终因灯草事件暴露其贪念。
以上人物均通过细节描写与典型情节塑造,展现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与道德异化。吴敬梓通过这些形象批判了科举制度与礼教伪善,被誉为“独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