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裂石”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声音高亢激越,具有穿透云层、震裂山石的震撼力。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意象:穿透云层、震裂山石,强调声音的强大穿透力和震撼力。
引申含义:多用于形容乐器演奏(如笛声、号角声)或人声的激昂与穿透力,如“穿云裂石的笛声”。
二、出处与用法
文学出处 最早见于宋代苏轼的《李委吹笛》诗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苏轼以此形容铁笛声音的雄浑与穿透力,成为后世文学创作中的经典意象。
语法功能
- 谓语/定语: 可作谓语(如“笛声穿云裂石”)或定语(如“穿云裂石的乐曲”)。 - 褒义色彩
三、常见搭配与示例
音乐领域:
“他的二胡演奏犹如穿云裂石,令人陶醉。”
自然现象:
“雷声穿云裂石,震耳欲聋。”(此处为拟人化表达)
四、常见误区
部分人误将“穿云裂石”用于形容体力(如“大力士穿云裂石”),但该成语本义专指声音特性,不可用于描述物理力量。若需表达类似意思,可用“力透云霄”“惊天动地”等替代。
综上,“云裂石”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声音的磅礴美感,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成语之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