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竹的诗句,古诗中常以竹子象征高洁、坚韧等品质,以下为精选古诗及赏析:
一、王维《竹里馆》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赏析:通过“独坐”“明月”等意象,营造出清幽意境,展现竹林中隐士的孤寂与超脱。
二、刘禹锡《竹枝词》
>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赏析:以斑竹的“泪痕”寄托思念,结合自然景物表达幽怨情思。
三、郑燮《竹石》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稳如老树根,劲似游龙身。
> 赏析:通过“千磨万击”展现竹子的顽强生命力,成为咏竹诗的典范。
四、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 赏析:以“荷风”“竹露”营造夏日清幽,抒发现代文人对知音的渴望。
五、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戴天山高万尺,长空乱插青芙蓉。
> 赏析:虽未直接写竹,但“青芙蓉”隐喻竹子,体现其高洁品格。
六、其他经典
王维《山居秋暝》:虽未直接提及竹,但“明月松间照”常与竹林意象结合。
苏轼《题破山寺后禅院》:禅意氛围中隐含竹林清幽。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以竹影烘托庭院幽深。
七、咏竹专用诗
南北朝·刘孝先《竹》:
>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赏析:直接赞颂竹子高洁节操,与湘妃竹的典故结合。
以上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与精神象征,既有具象描写,也有抽象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