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整治的内容范围主要涵盖以下方面,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要求可细分为以下重点领域:
一、违反政治纪律与师德规范
散布错误言论:
在教育教学中传播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或违背师德的内容,影响学生政治信仰。
网络失范行为:
在网络平台发布有悖事实、损害教育形象的言论。
二、违反职业行为准则
有偿补课问题 - 组织或要求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
- 通过校外培训机构获取报酬;
- 采用“课上不讲课后讲”等强制手段;
- 其他违规补课行为。
违规招生问题
- 收受礼品礼金、支付凭证等财物;
- 利用职务之便为校外机构提供生源或学生信息。
体罚或变相体罚: 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对待学生,或实施体罚。 三、损害学生与家长权益 在招生、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弄虚作假、谋取私利。 敷衍教学、擅自从事兼职兼薪活动,影响本职工作。 四、其他违规行为 酒驾、打架斗殴、嫖娼等违法行为; 违规收费、违规购买教辅资料、违规办班补习; 传播不良思想、发表不当政治观点。 五、师德师风建设基础要求 为人师表徇私舞弊行为:
违反教学纪律:
违法违纪:
违反财经纪律:
违反意识形态要求: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补充说明
不同地区会根据本地教育实际情况,补充具体整治项目。例如,有的地区将“违反意识形态要求”细化为传播负面信息、发表不当言论等,有的则侧重“规范办学”,如严格禁止违规收费、控制教材选用等。整治工作通常通过自查自纠、专项排查、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以上内容综合了教育部门发布的多份文件,涵盖当前师德师风整治的核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