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计算中,可以采用以下巧妙方法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加法巧算
凑整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相加,再与其他数相加。例如:37 + 48 = (37 + 3) + (48 - 3) = 40 + 45 = 85。
拆补法:把一个加数拆分成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减法巧算
借位法:在减法中,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从高一位借位。例如,74 - 38,可以先从个位数开始,8无法从4中减,所以需要向十位借位,将7变成6,然后再进行相减,最终得到答案36。
乘法巧算
交换律:乘法中,交换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例如,7 × 8 = 8 × 7。
结合律:乘法中,改变因数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例如,(4 × 2) × 7 = 8 × 7。
分配律:乘法中,分配律可以用来简化计算。例如,25 × (40 + 4) = 25 × 40 + 25 × 4 = 1000 + 100 = 1100。
凑整法: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例如,7 × 9 = 7 × (10 - 1) = 7 × 10 - 7 × 1 = 70 - 7 = 63。
除法巧算
乘法口诀表:利用乘法口诀表来快速计算除法。例如,63 ÷ 7 = 9,因为7 × 9 = 63。
近似除法:在除法中,可以先找一个较接近的数作为近似值,然后再根据差值进行微调。例如,65 ÷ 8,可以先计算64 ÷ 8 = 8,然后65 - 64 = 1,所以答案是8余1。
其他巧算方法
带符号搬家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可以“带符号搬家”。例如,4 × 14 × 5 = 4 × 5 × 14。
结合律法: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通过掌握这些巧算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数学计算中更加高效和准确地进行计算。建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练习这些方法,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