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省的小城弗莱堡(今捷克境内),是犹太人。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是一位商人,母亲阿玛利亚生有八个孩子,弗洛伊德是家中的长子。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并于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维也纳综合医院工作期间,他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并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弗洛伊德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并在1899年出版了《梦的解析》,这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包括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指最原始的我,只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接触环境习得的,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人的社会性,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监督自我的行动。
弗洛伊德的其他重要著作包括《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性学三论》、《超越快乐原则》等。他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为现代医学模式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还包括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在科学界存在争议,但他的学说和方法论对后世心理学家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方法论指导,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1938年,纳粹分子占领维也纳后,弗洛伊德赴英国避难,次年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