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出自 《三字经》和孟子的观点。具体来说,《三字经》开篇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天性是善良的,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会使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差异。而孟子则明确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一观点在他的著作《孟子·告子上》中有所体现。
相对地,“人之初,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观点。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和贪婪的,需要通过礼法和教化来约束和改善。
因此,“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三字经》和孟子的观点,而“人之初,性本恶”则出自荀子的观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