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玉石中的硬玉类矿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和知识要点:
一、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主要由钠铝硅酸盐(NaAlSi₂O₆)组成,部分含角闪石、长石等矿物。
物理特性
- 硬度: 摩氏6.5-7,仅次于钻石; - 密度
- 透明度:半透明至透明,玻璃种翡翠呈玻璃光泽;
- 断口:参差状,与角闪石玉(软玉)的油脂光泽不同。
二、颜色与分类
颜色 以绿色为主,常见绿、苹果绿、黄绿等,鲜艳度越高价值越高。 - 翡玉:
特指红色翡翠(硬玉中的红色辉石)。2. 分类
- 按产地:缅甸、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地产,缅甸产的帝王玉品质最佳。 - 按质地:玻璃地(透明/半透明)、冰地(半透明)、蛋青地(混浊)、油青地(暗绿色)等。
三、结构与构造
由纤维状微晶交织成致密块状集合体,具有毯状构造。- 部分优质翡翠可见内部细腻纹路或玻璃光泽。
四、品质评估(5C标准)
颜色:
以鲜艳翠绿色为佳,避免杂色。2. 清洁度:无裂纹、瑕疵(如翠根、冰裂纹)。3. 切割:雕工精细,抛光均匀,款式新颖。4. 重量:大件翡翠价格更高。5. 证书:权威机构鉴定报告。
五、保养与鉴别
保养:避免强光照射、碰撞和长期摩擦,定期用软布擦拭。- 鉴别:观察透明度、结构、颜色均匀性,专业机构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六、文化背景
翡翠在清朝时期成为国宝,与和田玉并称“玉石之王”。传统工艺强调“玉不琢不成器”,雕工水平直接影响价值。
以上内容综合了翡翠的矿物学特征、市场评估及文化内涵,为理解其基础知识提供了全面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