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与行人相撞的责任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事发时的交通信号灯情况
若行人在绿灯时段正常通行,而电动三轮车闯红灯或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则电动三轮车方需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
若行人闯红灯等违规行为引发事故,则行人也需承担一定责任。
双方的行为过错
电动三轮车超速行驶、未确保安全驾驶、突然变道等过错行为导致与行人相撞,则三轮车方应负主要责任。
行人在道路上嬉戏、突然横穿马路等行为导致事故,则行人需承担部分责任。
若电动三轮车驾驶人未做到确保安全驾驶而引发了事故,则他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有可能是全部责任。
若行人存在闯红灯这类极其严重的过错行为,则三轮车驾驶人的责任会相对减轻一些。
事故现场的勘查情况
交警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包括车辆痕迹、刹车印等,以此来推断双方在事故发生前的行驶状态和可能的过错行为,从而判定责任。
交警部门会根据调查结果来划分责任,双方也可以通过协商或者依法诉讼来解决。
车辆的类型及属性
若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范畴,且驾驶人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其责任可能会加重。
若电动三轮车属于非机动车,当行人没有过错时,三轮车驾驶人需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若行人有过错,则根据其过错程度适当减轻三轮车驾驶人的责任。
其他因素
事故发生的地点、碰撞的部位等因素也会影响责任的判定。
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则他方无责任。
综上所述,电动三轮车与行人相撞的责任划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交通信号灯情况、双方行为过错、现场勘查情况、车辆类型及属性等。具体情况需由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现场勘查和相关证据进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