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被誉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对西方哲学、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公元前366年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在学院期间,他不仅继承了师长的哲学思想,还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理论体系。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便由于不满学园新首脑的保守,离开了雅典,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请,担任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为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奠定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他的著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及雅典法律,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他的写作包括《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动物志》、《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等,这些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多种语言,随着他的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马克思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也具有重要影响,他提出了自由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教育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并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思想和著作在哲学、科学和教育等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