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与周瑜和诸葛亮相关的一个著名成语,源自《三国演义》。在这个故事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故意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却自信地表示只需三天,并利用智谋和曹操的多疑性格,成功地“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具体情节如下:
1.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的任务,并立下军令状。
2. 诸葛亮表示三天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周瑜听后非常高兴,并以酒席招待他。
3. 诸葛亮将鲁肃请来,告诉他借箭的计划,并请他帮忙一起去取箭。
4. 当天晚上,大雾弥漫,诸葛亮下令开船,并且让士兵们擂鼓呐喊。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后,只让弓箭手朝船射箭。
5. 不一会儿,船的一侧就插满了箭。诸葛亮让士兵把船掉个头继续受箭,等船两边都插满箭后,诸葛亮就下令回营,最终“借”到了10万余支箭。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自叹不如,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用来形容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