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是一个 成语,读音为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桃树和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因为它们的花朵美丽、果实香甜,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在树下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如果真诚笃实,就能感召人心,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讲述的是汉朝初年的杰出军事将领李广的故事。李广作战勇猛,对士兵爱护有加,与士兵同甘共苦,皇帝赏给他的物品也总是与部下一同分享。因此,他虽然未获重用,但深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在他去世后,全军将士和百姓都为他痛哭,司马迁在《史记》中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来形容他的高尚品德和影响力。
成语中的“行”可以理解为“道路”或“行迹”,在这个成语中,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因为喜爱桃树和李树的果实,而在树下走出一条小路的过程。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真诚和默默奉献的力量,表明只要一个人能够坚持正道,行为正直,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爱戴,而不需要自我吹嘘或宣扬。
总的来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是一个赞美真诚和默默奉献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德才兼备、自然受到人们尊敬的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