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西安文案网-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文案大全

《出师表》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

59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北伐中原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表,是汉代文言文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其核心内容与意义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内容

背景与目的

诸葛亮开篇即陈述先帝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遗憾,指出当前天下三分、蜀汉国力疲弊的危急形势,表达北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核心目的是为北伐提供政治合法性,并劝勉刘禅励精图治。

政治主张

亲贤远佞:

主张广开言路,选拔贤臣(如郭攸之、费祎等),严明赏罚机制,避免偏私。

修明政治:强调宫中府中为一体,赏罚臧否应一致,以昭示公平。

个人情怀

文中充满诸葛亮对先帝刘备的追思与报恩之情,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既是对历史责任的担当,也是对后主的殷切嘱托。

二、文章特色

文体定位:

虽为奏表,但兼具记叙(个人经历与北伐规划)、议论(政治主张)与抒情(忠诚表达)。

语言风格:以四字句行文,辞藻简练,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既显古朴典雅,又饱含力量。

历史影响: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成为后世忠臣的座右铭,其忠诚精神与政治智慧被高度概括。

三、争议点

后表(关于诸葛亮病逝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后人伪托,但名句仍出自此表。

综上,《出师表》不仅是诸葛亮北伐前的战略部署,更是其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被后世誉为“文臣之表,武臣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