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拼搏披荆斩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pī jīng zhǎn j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析 - 披:
分开、拨开;
- 荆:多刺的灌木;
- 斩:砍断;
- 棘:酸枣树,常与荆类植物混生。 整体形象地描述了在荆棘密布的道路上奋力开辟道路的情景,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引申含义 该成语常被引申为:
- 为追求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 在创业或事业中不畏艰难险阻,主动突破困境。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后汉书·冯异传》,原文为:“(刘秀)谓公卿曰:‘是为吾披荆棘,定关中。’”讲述冯异在创业初期,主动承担清除障碍、平定关中的重任,后演变为成语。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乘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勇往直前);
一往无前(形容无所畏惧,坚决前进);
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屡遭挫折不屈服)。- 反义词:
退缩畏难(形容遇到困难就退缩);
一蹶不振(比喻遭受挫折后长期消沉)。
四、使用示例
创业领域:
“创业之路犹如披荆斩棘,只有敢于直面挑战,才能开创事业新局面。”
个人奋斗:
“科研工作者需以披荆斩棘的勇气,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科技进步。”
团队激励:
“在项目攻坚阶段,团队展现了披荆斩棘的精神,最终攻克了所有难题。”
五、结构与用法
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宾语或状语;
情感色彩:褒义,常用于表彰勇敢奋斗的精神。
通过以上解析,可见“奋勇拼搏披荆斩棘”不仅是对物理障碍的克服,更象征着精神层面的坚韧与毅力,是激励人们积极进取的常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