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气顺序与分类
四季分界节气
- 立春(2月4/5日):春季开始,万物复苏
- 立夏(5月6日):夏季开端,万物繁茂
- 立秋(8月7/8日):秋季起始,暑气渐消
- 立冬(11月7/8日):冬季来临,寒冷渐盛
昼夜长短变化节气
- 春分(3月20/21日):昼夜平分
- 秋分(9月22/23日):昼夜等长
- 夏至(6月21/22日):北半球白昼最长
- 冬至(12月21/23日):北半球黑夜最长
气温变化节气
- 小暑(7月7日):夏季高温开始
- 大暑(7月23日):一年中最热时期
- 小寒(1月5日):冬季寒冷加剧
- 大寒(1月20日):全年最冷时段
降水变化节气
- 雨水(2月19日):春雨润泽大地
- 谷雨(4月19/21日):滋养万物生长
- 白露(9月7/9日):露水初现,天气转凉
- 霜降(10月23/24日):寒露凝霜,秋意浓重
二、节气特点与作用
自然规律的体现
节气通过太阳位置、昼夜长短、气温变化和降水规律,精准反映地球公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 农耕文明的产物
最初由上古先民根据天文观测制定,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如播种、收割等。3. 文化内涵
每个节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如“清明祭扫”“冬至饺子”等习俗,以及“二十四节气歌”等民间传唱形式。
三、2023年节气时间表(参考)
| 节气 | 公历时间 | 天气特征 | 民俗活动 |
|------------|----------------|------------------------------|------------------------|
| 小寒 | 1月5日 | 冬季最冷时期 | 冰雪文化体验 |
| 大寒 | 1月20日| 极寒天气 | 团圆饭、祭灶神 |
| 立春 | 2月4日 | 春季开始,万物复苏 | 踏青、放风筝 |
| 雨水 | 2月19日| 细雨润泽大地 | 祭扫、农耕准备 |
| 惊蛰 | 3月6日 | 昆虫苏醒,春意盎然 | 捉蛇、放风筝 |
| 春分 | 3月21日| 昼夜平分,春光无限 | 踏青、放风筝 |
| 清明 | 4月5日 | 空气清新,祭祖扫墓 | 踏青、插柳 |
| 谷雨 | 4月20日| 滋养万物生长 | 祭扫、农事活动 |
| 立夏 | 5月6日 | 夏季开端,热情奔放 | 立夏饭、捉蝉 |
| 小满 | 5月21日| 雨量渐多,麦粒饱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