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估是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该评估被认为是当前评定中国高校学科实力最客观合理的榜单,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行业对高校的认可度,直接影响研究经费、推免名额等与高校师生密切相关的资源分配,对于高考生、考/保研生择校择业提供了重要的意见参考。
学科评估的主要目的包括:
服务大局: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大局。
服务高校:
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服务社会:
提供客观的学科水平信息,为学生选报学校、学科和社会人才流动提供参考。
学科评估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师资队伍与资源:
考察教学人员的数量、质量和配置情况。
科学研究水平:
评估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
人才培养质量:
考察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等。
学科声誉: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业界和学界对该学科的评价。
学科评估通常每四年进行一次,最新公布的是2017年发布的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通过学科评估,学生和家长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和等级,从而评估哪些学校在某个学科的竞争力较强,为择校择业提供重要参考。